2024年8月20-25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办。8月22-23日,我校"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以下简称高层次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研究生学院副院长段丹丹应邀参加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交流暨成果展示会"。会议以"交流互鉴,赋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邀请中国、东盟国家及其他国家的教育部门领导、国际组织代表、高等院校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等近170位中外嘉宾参会。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
8月22日开幕式环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从政策引领的角度分享了人文中心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他表示,人文交流中心愿与各方深化交流,务实合作,携手共育国际化优秀人才,为全球治理体系革新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主旨报告环节,中外专家学者围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形势与政策、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分享经验,就国际形势演进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展、国际组织人员构成和人才需求、国际国内政策与机遇等方面阐释了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性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紧迫性。圆桌对话环节,中外嘉宾围绕"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和"面向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两个话题进行了交流,就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关键技能、培养方式与实践经验,以及高校如何构建高效顺畅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输送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8月23日上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在会议上介绍了高层次项目的背景意义,高校需参加的原因,主要的做法经验,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希望高校更加自觉地把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纳入学校的育人体系,更加主动地走在教育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时代前列。高层次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原副校长浦跃朴对专家指导委员会做了系统详细的介绍。项目服务单位李玥琛总监向中外高校介绍高层次项目开展情况。随后,我校代表段丹丹参加了高层次项目的签约仪式。
项目签约仪式
下午的"一校一策"专家指导会和项目讨论会,同济大学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际合作司原司长王之佳,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国际培训中心执行主任、特聘研究员吴玉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重大项目与活动处处长唐云等专家对海南师范大学高层次项目进行了深度的剖析,精准地指出了当前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难点。
"一校一策"专家指导会
在讨论会议上,专家们针对我校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他们表示,通过学校的持续努力和全方位支持,海南师范大学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我校代表段丹丹参加"一校一策"专家指导会
2024年1月海南师范大学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实践项目"基地院校。我校秉承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理念,成立以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积极推进高层次项目的建设,首届实验班143人参加项目学习,其中综合成绩前20名的学生进入暑期境外实训营泰国培优团。未来,学校将整合各方资源,努力为师生搭建更多样、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